【香港商報】文武:歡度國慶須明白箇中意義

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國慶日,新一屆特區政府舉辦隆重的升旗儀式和國慶酒會以示慶祝。許多大中小學也舉辦了不同的活動慶祝國慶,市面上更是掛滿大大小小的國旗。市民大眾則在這一天領取了消費券歡度國慶節。香港慶祝73周年國慶,也須更好地了解國慶的意義,更準確地認識「一國兩制」下香港和國家的關係,明白香港作為國家的一分子,與國家命運與共、休戚相關的道理,更積極地投身於國家的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中國有悠久的歷史,5000年中華文明從未中斷。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全人類的文明作出傑出的貢獻。1840年鴉片戰爭,西方列強侵略中國,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積貧積弱,香港也被英國侵佔,受到長達百年的殖民統治。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近現代史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從這一天起,中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中國人民站了起來,當家做主人,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建設自己的國家。

 新中國成立73年的歷史波瀾壯闊,創造出一項又一項奇跡。這73年的歷史,概括起來說,就是中國人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成功落實「一國兩制」,洗刷了百年恥辱,完成國家完全統一的重要一步,香港市民真正當家做主,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自己的家園。

 國家是香港的堅強後盾

 香港回歸的25年歷史中曾遭遇多次重大的衝擊和困難,都因為有國家作為強有力的後盾而戰勝困難,得到更好的發展。不論是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的沙士疫情,還是2007年的全球金融海嘯,香港都在國家的強有力支持下,在一次又一次危機中穩步向前發展。

 香港在中央的支持下,採取積極有效的舉措,紓緩民困、恢復經濟,推動「一國兩制」踏上新的台階,尤其是2019年,香港因修例風波引發前所未見的暴亂,社會不穩、民心不安,中央果斷出手,制定國安法、落實新的選舉制度,讓香港的「一國兩制」重回正軌,走上新的發展台階。

 香港市民慶祝73周年國慶,更須了解國慶的意義。香港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香港從來都是與國家命運與共、休戚相關。滿清末年,國家積貧積弱,飽受列強侵略,香港遭受恥辱;新中國成立,並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國家,才能讓香港洗刷百年恥辱。國家改革開放,穩步發展,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廣交朋友,建立良好的國際環境,讓香港有很大的空間創造出許多經濟奇跡,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

 港人應積極投身國家建設

 未來,香港的發展仍須依靠國家。香港社會存在許多經濟民生的難題,只靠香港自身很難解決,更需要有國家的支持,深入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借助內地的強盛經濟動力,香港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國際社會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地緣政治關係緊張,金融危機、能源危機、糧食危機、戰爭危機一觸即發,香港也須依靠國家的保護才能應對好各種危機和挑戰。

 香港市民必須明白,國家是香港最強有力的依靠。國家穩定,香港才能穩定;國家發展,香港才能保持持續發展,解決一系列經濟民生難題;國家富強民主文明,香港市民在世界上才有尊嚴和榮耀。香港市民同樣身為中國人,不僅有責任建設好香港,也須盡中國公民的責任,而其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維護好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再過27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中國將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現在,全中國人都在向着這一目標發奮圖強,香港市民也應更積極地投入其中。

http://www.hkcd.com/hkcdweb/content/2022/10/04/content_1365955.htm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