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料網】寒柏:港人融入「大灣區」及參與「一帶一路」的難處 

過去4年以來,先是經歷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然後是2019年的「黑暴」,再加上由2020年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香港何時才能「再出發」呢?

近日,本港建制派及工商各界人士又再提倡香港需要融入「大灣區」及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等諸般論調,似在回應中央多年以來的寄望,大有「再出發」的勢頭。但多年以來,我們都是「只聞梯級聲」。到底港人應該如何融入「大灣區」及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呢?在中央層面來說,我們可以看到香港作為「中介人」的角色,可以在大局中發揮到一定的作用,但在本港商界及一般小市民的層面而言,我們在「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等兩大範疇上,又可以做什麼呢?

所謂融入「大灣區」,其實港商及港人在中央提出相關理念之前,早已一直在做。上世紀80年代初,不少港商到內地設廠,並把相關的經驗、技術及人脈帶到內地。很多香港小市民亦跟隨港商到內地工作。等到深圳發展起來後,大家便轉移到廣東省其他地區及內陸,亦有港商「轉型」,改為發展服務業或投資地產。總的來說,就算多年以來港府沒有任何「配套」,但由於有共同利益,港人早已北上發展,甚至乎不只局限在「大灣區」之內。

那麼,為何我們今時今日還要提什麼融入「大灣區」呢?大概就是因為近10多年以來,內地早已發展起來,港人的優勢及競爭力亦大打折扣,參與度大不如前。

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即使是香港最大的幾間發展商,在內地的業務發展亦遠不如內房商。反過來說,內房商來港發展,也要融入香港的營商環境,亦不算做得很成功。純以傳統的產業而言,香港發展商想出來的,內房商也懂。內房商的手段,香港發展商也不會看不明白。在商場上的競爭更趨近「零和遊戲」,還有什麼空間談「優勢互補」呢?

當然,近年內地房地產市場不景氣,過往十分進取、專注「做大做強」,並以「高負債」、「高槓桿」及「高周轉」經營的內房商,紛紛出現經營困難。香港發展商或可乘機尋找「抄底」的機會。只是,港資發展商的「胃口」有限,對內地市場及政府運作的理解不足,亦很難指望它們有足夠的膽量在低潮期大舉出擊。它們如何計算清楚成本及相關風險呢?它們怎樣向股東交代呢?

香港屬於「大灣區」的一部分,算是近在咫尺,在投資「大灣區」時,經營者亦要面對無數的風險及現實問題,更何況發展「一帶一路」?香港商界每當談及「一帶一路」的政策時,更是「雷聲大、雨點小」。

舉例說,香港作為區內的金融中心,世界各地的資金自由進出,理應可以為國家在發展「一帶一路」的過程裡,擔當相關的「融資角色」。

但想深一層,國家的「一帶一路」發展藍圖,現階段多半是以各種大型基建及能源項目為主,動輒上10年的工程,算是「主權層級融資」。香港金融業裡,無論是銀行貸款還是股債融資,都是偏重「商業融資」範疇,銀行貸款及債券一般只有3至5年期。股本的回報期亦多在1至3年左右。涉及「一帶一路」的投資,動輒上10年以上,還要承受各國的政治、匯率及信貸風險,與一般商業融資的概念完全不一樣。如果要落實相關工作,將有無數現實問題需要解決。

最後,如果我們訪問香港商界及一般小市民,要他們說出心底話,又有多少人打算響應國家發展「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的計劃呢?

以一般小市民而言,我們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一所普普通通、不足100平米的房子;貪心的人或許會想要兩所房子,其中一所可作放租之用。對於香港大財團來說,如手頭上有多餘的現金,它們第一時間亦會想到在香港發展物業,最低限度是置業收租。有誰會想什麼融入「大灣區」?又有誰會想起「一帶一路」大計?當一個地區的客觀現實環境裡,只不斷獎勵那些近乎什麼也不做便能坐享其成的「大地主」,這個地區內又怎會生出什麼創新產業?區內的人又怎會有鬥心「闖出去」?

本港的「深層次社會矛盾問題」,絕對是「一環扣一環」,我們始終要面對及解決。

文:寒柏

學研社成員,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