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佈了三月非農就業數據,結果大大超出市場預期,達到了30.3萬人,這表面證明了美國的經濟增長勢頭。
如果美國真的就業強勁,美聯儲今年降息預期就又降低了。原來認爲今年會降息三次,最早降息時間是6月份,現已認爲最快是9月份,甚至有人預測整個2024年也不一定降息。
早些時候,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表示「摩根大通已爲美聯儲利率最高上調至8%和最低觸及2%做好了準備。」
也就是說,美聯儲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也會增加。
戴蒙之所以這麼認爲,是因爲美國勞工部公佈的非農數據(就業數據)超出預期的強勁。
一般經濟學邏輯認爲,通脹跟失業率成反比,當失業率低的時候,通脹就會上升,失業率高的時候通脹就會下降。
美國強勁的就業數據給市場傳遞了一種信號:失業率長期維持在低位,美國控制通脹的努力還沒有奏效,那麼美聯儲就還有進一步加息的可能。
這是戴蒙說「已爲美國利率上調至8%」做好準備的原因。
而從4月19日開始,多位美聯儲高官密集發聲,罕見提及了加息的可能性,首先是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表示,如果通脹停滯不前,將別無選擇,只能做出回應,如果通脹停滯或朝相反方向發展,必須持開放態度提高利率,控制通脹非常重要。
接着,有「聯儲局三把手」之稱的美國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警告稱,如果數據顯示,美聯儲需要加息,以實現目標,那麼美聯儲就會加息。
但是,事情並非是絕對的,在市場預期美聯儲有進一步加息可能的同時,也在同步懷疑美國就業數據的真實性是否可靠。
我們看看去年的數據。2023年8月份新增就業變動下調6.2萬人,從22.7萬人下調至16.5萬人;9月又下調新增就業人數3.9萬人,從33.6萬人下調至29.7萬人。調整後,2023年8月和9月的新增就業人數合計少了10.1萬人。
美國勞工部關於3月就業通稿聲明總共只有三段,每一段都不忘提一下「總統拜登的英明領導」,馬屁拍得毫不遮掩。
我們都知道,今年是大選年,一份漂亮的經濟數據對於拜登來說無疑是加分項。
結合勞工部諂媚的作風,就不得不令人懷疑,這份非農數據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了。
這次3月份美國新增就業裏面貢獻最大的兩個行業爲政府、醫療。
其中政府貢獻了7.1萬個新增崗位,2023年全年政府部門貢獻了68.4萬個就業崗位,平均5.7萬/月,一年比一年招的多。3月份創下了招聘紀錄,也就是說政府招聘了大量失業人員。
醫療行業貢獻了7.2萬個新增崗位,同樣遠遠高於過去12個月的均值。美國醫院當中有85%左右是公立醫院和非盈利性私人醫院(也就是說財政來源不完全依賴於醫院收入,非市場化運作給擴招提供了空間)
細想一下,這種新增就業是可持續的嗎?
至於美國利率上調到8%會怎樣?
首先,我覺得在當前形勢下並不可能,因爲前述數據可能造假,美國經濟形勢沒有表現出來的那麼樂觀。
其次,美國政府債務無法支撐8%的高利率,若真的上調利率,美國會爆發財政危機進而引起連鎖反應,銀行業會崩潰。
去年,美國聯邦政府的利息支出,就已經超過軍費,成爲可支配支出裏面的最大一項了。
今年的舊債換新,加上今年的赤字,大約是十萬億美元的級別。若不降息,這新發行的十萬億美元國債,就都是5%+的票息了。
那麼今年和明年,美國每年的國債利息就要衝着2萬億去了。結果,每年的赤字會加速增加,對應着國債餘額加速增長,對應着每年應付利息加速增長,又對應着每年赤字加速增長……
以上的惡性循環,必然對應着投資者對更高溢價的要求。也就是說,在這種惡性循環的過程中,更多的美債若想能順利拍賣出去,被要求的利息只可能會更高,直至國債終於不再能賣出去,聯儲局不得已下場搞QE。
美國會再加息嗎?
結論是聯儲局現在陷於兩難,如再繼續加息,美國短期內抑制住通脹,但這是長痛,2-3年後國債會出事,且烈度顯然比現在就降息要大得多;但如果現在減息,又是短痛,美國通脹會反彈,美元指數會大跌,它的頭號對手中國會解壓。
加或減,都是一個難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