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之時,政府尚未公佈對外通關的時間表,只是一直說有決定會盡快公佈。或許你以為這樣意味着會很快,其實未必。還記得行政長官李家超9月1日與廣東省、廣州市及深圳市領導舉行網上會議,會後見記者,提到粵深支持「逆向隔離」。記者問甚麼時候實行?李家超說了一句:「我係一個好心急的人」。是不是讓你聽起來覺得會很快成真?不過「心急」到現在已經差不多一個月了,「逆向隔離」還是只聞樓梯響,不知道李家超還「心急」嗎?近年特區政府做事的習慣,是可以只聞樓梯響聞足幾年都無人落樓,甚至不了了之。對開關這件事,真的不要開心得太早。
相比對外通關,對內通關更不宜樂觀。不過最近有不少內地自媒體炒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的一句話。那是林世雄9月17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即使目前通關日子未定,但政府仍着手與內地商討優化長遠通關安排,包括高鐵地鐵化等,希望可以在2023年前通關」。2023年這個提法又令一些人有遐想了。對此,我認為,這真的只是林世雄表達個人單方面的希望而已。這種希望,就如同我希望娶林志玲做老婆的性質差不多,真的只是希望而已。
所謂對內通關,實質上是內地開關。早在去年,香港就已經單方面開放「回港易」及「來港易」計劃,只要符合計劃條件的市民,可在入境香港時豁免強制檢疫的安排。至於內地甚麼時候開關,無論李家超還是林世雄,大家都沒有發言權。
9月21日國際投行高盛發佈一份報告表示,市場預計內地要重新對外開放最少至2023年的第二季才有望逐步實施。然而一個月以前,多家國際投行都預期「二十大」之後內地會逐漸改變「清零」政策,但近期都紛紛改口需要延後最快到明年年中。那最晚甚麼時候可以開放? 答案沒人能預測。但過去三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預測內地最早開關的答案已經全部流產,因為大家基本都是靠猜想。
但最少現在能看到的是,內地的防疫政策並沒有因為病毒弱化而放鬆,反而更加堅持「清零」政策,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今年初以來不斷實施封控檢測,到近期的成都、貴陽也是愈收愈緊。貴州畢節有一個人確診,經流行病學調查後,發現涉及過多足跡,整個城市便「靜默管理」,乃至包括下面的鄉鎮。
香港人也許不會理解的是,內地的「清零」政策,實際上有強烈的民意基礎。我認識一些貴州的朋友表示,哪怕民眾需要每天凌晨四、五點就需要起來核酸測試,甚至有人因為被封控在廁所三天三夜,但支持繼續「清零」的民意仍然佔主流。既然官方都認為這樣「清零」的防疫方式是值得的,民眾也是擁護的。那投資銀行到底基於甚麼邏輯認為內地的防疫方向會轉變?如果「清零」防疫邏輯在今天是對的,憑甚麼明天就成錯的?就需要改變了?而且這麼多人支持政府抗疫,為此已付出這麼多社會代價,一旦轉向是不是代表過去兩年多的努力白費了嗎?因此內地防疫政策要轉向的難度不容低估。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