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讀者對孔子的印象,不外於溫文有禮的萬世師表。當我們翻開現存的資料《孔子家語》記載,孔子父親叔梁紇是魯國有名的大力士,身長十尺,身強體壯,年近七十還有了孔子。孔子繼承父親的強健體魄,身長十尺,跟我們所想像的孔子有很大的差別。
而孔子的原生家庭更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孔子爸爸孔紇是陬邑大夫。據說孔紇有一個兒子,但卻是個瘸子,不能當繼承人,因此,孔紇向顏家求助,顏家把十七八歲的三女兒「送」給孔紇,這個女孩就是孔子的母親。顏家不是士族,故孔母不是「士」的女兒,以當時的劃分,只是「野人」,也就是城外的普通百姓。孔母雖為孔紇生下兒子,但過程不見於禮,用當時的說法是「野合」,連小妾的名分也沒有,地位極為低微。更不幸的是,孔子出生後不久父親就去世了,可想而知,出生低微、沒有名分的寡母養子的生活是何其艱苦的。
孔子一生中最大的轉折點在15歲那年,得以認祖歸宗,獲得「士」的身份。《論語》有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是在15歲後才開始立志求學,雖然沒有財產的分配,但獲得野人沒法可得到的書籍,這對孔子成大師,幫助極大。
我們從孔子成長的經歷,看到與美國心理學家布朗芬布倫納(Bronfenbrenner)所提出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暗合。其理論指出,兒童的身心發展受生活環境以至外在的世界環境、生物因素及環境因素交互影響。這些環境可分為四層,第一層就是微觀系統,指與兒童有切身關係的生活環境,包括家庭、學校、友伴及社區。
孔子雖繼承父親「士」的身份,有「士」的資源,但其沒有名分的母親也是構建孔子獨特人生的關鍵人物。孔子在15歲之前跟母親同是野人的身份,嘗盡人間疾苦,孔子既有「士」的社會資源,也具備野人刻苦耐勞的能力,這兩個背景鍛煉了孔子心智和意識,孔子的學說在肯定「周禮」的同時,也繼承了西周以來的人文思維,不拘泥固執於禮制的形式,而是將禮的根源歸結於人的內心情感與自我要求,是人的自覺而生的倫理行為,這方面的體會就是微觀系統的家庭、友伴及社區產生作用。
◆ 梁可茵老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學研社成員,從事幼兒教育寫、教、編達二十多年,在書海澀論中尋找方便之門,喜歡發掘兒童行為背後的心路歷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好奇投向歷史上小屁孩的成長故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