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新聞】吳桐山:抗疫聚焦重症 對症下藥降長者感染

香港疫情再次高燒,單日新增個案接近萬宗水平。以香港現在的確診數字,以人口比例計算,疫情嚴重程度與日韓、台灣這些地方相若,可算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但其他地方都已基本或逐步開關,隔離檢疫大多已取消,香港仍在「向左走、向右走」的問題上困擾。

香港抗疫最大的問題是方向不清晰。內地的抗疫方向是清晰的——「動態清零」,哪個地方有疫情,就像滅火一樣要馬上撲滅,包括動用醫療衛生手段、行政圍封手段、技術追蹤手段等等,撲滅以後就社會復常。新加坡的抗疫方向也是清晰的——共存。有人將共存稱之為「躺平」,我不讚成,沒有任何一種疾病的應對方法是躺平的。共存的意思是:只用醫療衛生手段來抗疫,不動用行政手段。共存是不吃藥、不打針,啥都不管嗎?當然不是。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也高達9成,藥物的使用率也很高,死亡率更是全球最低。新加坡的策略是:用好醫療衛生手段,但行政手段,例如停業、停課、圍封這些,不會做。香港的策略是什麼?沒人能說清楚,也許是介乎兩者之間。

確診數字上來了,香港怎麼辦?繼續什麼都不做,任由醫療系統爆煲,走不通;回到過去停擺的階段,又停課、停市、停堂食來應對,也走不通。現在很多專家都說,我們應該更重視重症率和死亡率,而不是確診數字。那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針對性地降低重症數字,同時不影響絕大部分的經濟活動呢?有!那就是針對長者做功夫。

根據醫管局8月中的統計數字,6月初時,長者染疫佔同期總個案數約18%,到了8月首兩周(即8月1至14日),上升至25%。留醫人數方面,1501名長者留醫,佔整體8成;65名危殆或嚴重患者中,53名為長者,約佔82%。香港長者(65歲以上)大約佔人口20%,但是8成留醫及重症患者是長者。所以要減少重症,要減少住院從而確保不會出現醫療擠兌,那就應該對長者「開刀」。

長者禁足遠比全面禁足有效率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26日公佈了一系列強化抗疫的措施,包括要求70歲以上未完成疫苗接種的長者,一旦確診必須隔離;增加部分行業員工做檢測的頻次,等等。可見方向也是要對長者多做功夫。其實早在第五波疫情前,我就曾經建議:如果單從保障醫療系統不擠兌這個角度而言,又不想對經濟構成重大衝擊,那不用全面禁足,長者禁足就可以了。因為大部分的住院、重症和死亡個案都是長者,只要將長者的感染率降低,就可以解決問題。相反,年輕人的住院率低得多,只要接種率夠高,遵守防疫要求和做好衛生措施,讓年輕人如常返工、返學和娛樂,不會引起醫療擠兌。

有人會質疑,長者禁足,同住的年輕人不禁足,一樣會將病毒傳回家。那肯定會,但我要做到的只是降低感染率,不是零感染。年輕人是經濟活動的主力,如此可以保住大部分經濟活動不受影響。

當然,長者一定會心裡不舒服:為何要針對我?但這就是數據、這就是科學,不是政府針對長者,而是年紀大機器壞,人老了免疫系統差,任何一種病的重症率都會較高,你不得不服老。也不存在不公平,每個人都會老的。

雖然政府未必有勇氣搞長者禁足,但要在不太影響經濟的情況下降低重症死亡率,也必然是針對長者「開刀」,沒有其他途徑。希望各位「老友記」理解、配合,積極度過這個疫情高峰。

作者為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hkviews/1156889/%E5%90%B3%E6%A1%90%E5%B1%B1%EF%BD%9C%E6%8A%97%E7%96%AB%E8%81%9A%E7%84%A6%E9%87%8D%E7%97%87–%E5%B0%8D%E7%97%87%E4%B8%8B%E8%97%A5%E9%99%8D%E9%95%B7%E8%80%85%E6%84%9F%E6%9F%93.jhtm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