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於4月15日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致辭中指出,香港要實現由治及興,需要主動適應新形勢新挑戰、展現新擔當,在積極作為、創新創造中實現香港新飛躍。事實上,香港近年已經直接感受到創新、求變的壓力,但有沒有應對創新、求變的勇氣,卻是另一回事。在此我想說,改革是有代價的、有壓力的,香港要變革,無論僱主還是僱員,都要直面競爭。
僱主面對的競爭已經很直接。去年恢復正常通關以來,大家不斷說港人熱衷北上消費,香港本土消費力流失。直至近日,香港仍有不少傳媒在比較深圳和香港兩地的餐飲業、服務業的實況,結論當然是深圳的服務水平遠超香港,香港需要急起直追。
香港是一個開放市場,只要有需求,就會有人滿足。這點在餐飲業方面很直接。過去一年內地餐飲品牌不斷南下香港插旗,據說已經有數十個品牌在港註冊,準備大展拳腳,大家在深圳耳熟能詳的酸菜魚、烤串品牌,都已經來到我們身邊。但這些餐飲品牌的老闆來港開店後,卻發現請不到合適的員工。要保持服務水平,這些品牌請的服務員都要有一定文化水平,年齡也要合適,但這些人在香港很難請到。站在老闆的角度,當然希望香港勞動力市場需要進一步開放,才能保持競爭力,否則即使是同一個品牌,香港的服務也會比深圳差一截。但站在打工仔的角度,卻希望愈保護他們愈好。
就在執筆之日,建造業總工會就開了記者會,表示約七成半受訪建築工人指最近無開工或開工不足,促請政府做好輸入外勞的把關工作,有效及有限度地輸入外勞。說白了,就是希望限制輸入外勞,保住他們的飯碗。
勞動力市場長期封閉被扭曲
說實話,香港很多行業老化嚴重,從業員不少是高齡,例如的士業、建造業。我曾經在香港見過一位老伯伯,頭髮全白、嚴重禿頂,目測應該沒有80都75歲了,但仍然在開鈎機(內地稱挖掘機),我見到都感驚訝。還有日前一宗新聞,一名68歲的士伯伯,雙腿都要撐拐杖行走,仍然可以開的士,結果車輛失控衝入化妝品店。香港這個勞動力市場是不正常的,嚴重老化,如果香港勞動力市場進一步開放,這些超齡勞動力必定會無開工或開工不足,因為他們本身就不應該再留在勞動力市場。他們仍然開工是不正常的,不開工才是正常的。
我這麼說肯定會被一些人罵涼薄,不理他人死活。這些超齡本地工人丟了飯碗,他們的生計怎麼辦?這個問題,交由政府和社會去處理,我們有社會保障制度,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但長期不開放勞動力市場所衍生的扭曲現象,只會不斷蠶食香港的整體競爭力。
改革不是請客吃飯,現實是很殘酷的。如果我們要繼續維持現狀,要保住原來所有人的飯碗,那麼就不要喊什麼改革、創新了。香港要直面競爭,僱主要、僱員也要,僱主面對的是過江龍的競爭,僱員面對的是其他地方優質勞動力來港的競爭。政府如果頂不住壓力,不開放市場,甚至走回頭路,香港不能讓市場汰弱留強,那麼香港就會被淘汰。
作者為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新聞鏈接:https://www.orangenews.hk/hkviews/1217215/%E5%90%B3%E6%A1%90%E5%B1%B1-%E9%A6%99%E6%B8%AF%E8%A6%81%E6%87%89%E5%B0%8D%E6%96%B0%E6%8C%91%E6%88%B0-%E5%83%B1%E4%B8%BB%E5%83%B1%E5%93%A1%E8%A6%81%E7%9B%B4%E9%9D%A2%E7%AB%B6%E7%88%AD.shtml
新聞來源: 橙新聞
著作權歸橙新聞平台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橙新聞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