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新聞】吳桐山:香港要破除瓶頸迎接「港車北上」

21165745zurt

特區應積極配合「港車北上」,帶動香港民生經濟。資料圖片

文:吳桐山

隨著社會由抗疫模式進入復常模式,便利香港與內地交往的信息亦愈來愈多。在萬眾期待恢復免檢疫通關的同時,廣東省政府於20日公布「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的最新進展,目前正按照國務院的批復安排細節,並將根據兩地疫情防控要求等因素,爭取於明年首季公布詳細安排,並於年內實施。在大家對這個消息歡呼雀躍的時候,我的第一個想法便是:兩地融合是大勢所趨,但這也會對香港的城市規劃和基礎建設提出挑戰以及改善的機遇,特區政府必須加快交通配套和城市更新的速度,才能破除瓶頸。

雖然安排的細節未公布,但大致方向一定是「港車北上」、「澳車北上」。作為居住在新界的香港人,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是否應該買車?

在兩地正常通關的時候,我經常在週末帶同家人,約上內地三五知己去自駕遊。一般是從皇崗口岸過關,過關後去租車公司租車自駕,因此我一直未有考慮在香港買車。從交通規劃來說,香港的公共交通服務是很便利的,如果進出市區,大部分情況下開車比搭車更麻煩,除了成本高,最慘的是,若去了市區,找一個停車位實在太難,如果要排隊等車位,倒不如搭車方便。

事實上,內地的一線城市,北上廣深這些年亦進入了開車不如搭車的階段。早幾年我在深圳工作,所見大部分的有車一族都是搭車上班,自己的車,主要用來週末或者假期自駕遊。香港私家車的擁有率非常低,根據維基百科整合的數據,2022年香港每千人私家車的擁有量僅109輛,在全球189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124,排名比香港靠後的基本上都是經濟落後的地區。數據顯示,中國全境每千人擁有219輛車,是香港的兩倍之多,如果單計算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千人擁有量就超過了500輛。

香港面積小加上公共交通發達,所以我不買車,出行亦不會受到影響,但如果可以暢遊廣東省甚至全國內地,那麼想法將完全不同。如果可以從香港自駕直接通過港珠澳大橋去廣東省,那麼體驗會遠比過關之後租車的感覺好。

香港政府如何面對市民購車意欲增強的這個問題。香港是一個人口分布極不平均的地區,在新界的廣大區域,其實塞車問題遠比內地一線城市好得多,停車位緊缺等問題也不嚴重,加上有大量等待開發的棕地、綠化地,應該說是大有空間。新界與深圳、珠海等周邊城市交通連接問題不大,但九龍半島和港島就很難再增加負荷。

這要歸結於回歸前港英政府的管治思路,港島和九龍半島基本上是經濟急速發展下見縫插針式的建設,樓宇和周邊設施基本沒有配套可言。相反新界是上世紀中後期,港英政府才開始有規劃進而開發的新市鎮。

香港未來發展的正確思路,應該是發展重心向北移動,人口和經濟都往北都區轉移,北都區將可以和深圳充分連接。在這種情況下,才有空間加快市區的重建步伐。下一步就是明日大嶼計劃和市區重建之後的連接,將成為香港經濟願景的動力源泉。

總體而言,「港車北上」一定是一件好事,但對整體社會的影響,會比現在表面的信息反映,來得深遠。特區政府要及早做好市區重建的規劃,才能滿足形勢發展的所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