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內地通關仍未有確實日期。
有報道指,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曾與內地探討「逆向隔離」的方案。由於內地檢疫酒店的供應十分緊張,很多在內地讀書的香港學生未能及時預訂內地的隔離酒店,以至於未必能在9月份趕赴內地開學。港府希望內地可以考慮「逆向隔離」,即讓港人在入境內地前,先在香港河套區隔離營集中隔離7天,再到內地隔離3天。港府亦提出港人在香港隔離期間的管理模式及人員,都由內地決定。但有消息指,儘管港府對「逆向隔離」的建議十分積極,但內地政府對此暫時仍有所保留。對此,我們從中有什麼啟示呢?
香港與內地的關係十分緊密,香港的經濟命脈,各行各業商業活動增長的動力,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全都需要依靠內地。即使是外商來到香港,亦不過是為了到內地做生意。但這兩年來,港府的防疫政策尚未與內地接軌,無法做到「動態清零」。如今,港府在每日疫情超過6,000宗的情況下還不斷放寬防疫措施。坊間甚至乎相信香港打算先與外國「通關」。在無法與內地「通關」的情況下還對外門戶大開,香港與內地的聯繫及往來自然是愈來愈艱難。香港學生無法回內地升學,只是整個問題的冰山一角。
想深一層,如果香港的防疫政策與內地接軌,並落實以「動態清零」為目標,又怎會落得如此田地。在疫情初起時,我們未有做「全民檢測」,當疫情仍不受控時,我們有沒有嘗試大規模封區呢,更別説使用有追蹤功能的「安心出行」,就是連「全禁堂食」也未真正成功落實過。以這個防疫水平,我們又豈能與內地「通關」。
為何內地對「逆向隔離」的建議仍有保留,過去兩年來,港府的防疫政策企圖走「中間路線」,措施漏洞百出。此外,每當有病毒大爆發時,港府又從未推動果斷的措施進行大規模隔離。不難理解,內地政府對港府在防疫上的管治及執行能力仍有所保留,很難立刻同意相關做法。將心比心,如果香港是一個清零的地區,港人又願意接受某疫區提出的「逆向隔離」之建議嗎?
從另外一個層面上看,內地政府對「逆向隔離」的建議有保留,亦表示內地對防疫的態度始終沒有鬆懈,防疫政策始終未有根本性的改變。儘管中央明確提示各地要避免「過度防疫」之情況,但用意是修正地方政府過於擾民及不必要的防疫行為,但「動態清零」的大方向至今未改。近日,海南爆疫,中央政府亦加派人力物力支援。由此可見,內地的防疫政策始終未變。
最後,港府如今選擇逐步放寬防疫措施,並可能考慮先與外國「通關」,其實變相會增加與內地「通關」的難度。除非內地在防疫措施上有突破性進展,否則,香港暫時的做法不可能達至「動態清零」,亦即不可能與內地「通關」。
如此一來,我們只能等待內地疫苗接種人數覆蓋近百分百,並有足夠數據支持疫苗有效,或內地新研發出效果更好的疫苗及特效藥,且有足夠的臨床實證。只有在內地有足夠及客觀的科學條件下,重新對外放寬防疫措施,港人才有望與內地免檢「通關」。
作者為學研社成員,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