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故障時有發生,即使檢查謹慎也無可避免。連接西鐵和馬鐵的屯馬線,共有27個車站,是香港最長的鐵路線。原意為新界東、九龍,以至新界西北引入高效便捷的鐵路服務,然而10月3日繁忙時間,烏溪沙站至鑽石山站出現信號系統供電組件故障,引發各站月台大擠塞,轉乘巴士的市民無奈需要面對極長的人龍與及超長車程。一次故障,就將整個大西北打回原形,如同20年前的「一入屯門深似海」。這種慘況若不能解決,還談什麼建設北部都會區?
屯馬線西鐵段的載客量,即使非繁忙時間也幾近飽和,上車要鬥快爭位,老嫗都練成了飛毛腿。隨着洪水橋、橫洲的新發展,加上屯門車延線開通使客量大增,單以目前屯馬線的運載力,實未能應付將來新界西北的發展。
鐵路問題不解決,大西北血管栓塞。目前屯門人口已近50萬,處於核心的洪水橋、厦村和近乎一街之隔的天水圍站居住人口逾30萬。面對將來目標容納約250萬人居住,提供65萬個職位的宏大藍圖,除卻鐵路,作為生命線的屯門公路塞車情況仍沒完沒了。加上大欖隧道費用高企,令屯門公路的車流量回升,苦的是屯門、天水圍和元朗一帶的居民。
過去40年,市民能跨區就業,主要因為公共交通及鐵路帶動的高密度緊湊型城市發展模式奏效。鐵路縮地成寸,有利人員流動,並有效利用土地資源,成就香港變身為世界級大都會。既然政府有意打造一個新的都會區,理應加強區中人員流動,形成管道。加強現時鐵路網絡,甚至連通大灣區內地城市,實現一小時舒適生活圈,應是未來政府的思考路向之一。研究新設鐵路路線,讓鐵路加大載量,即使故障也有迴旋空間,乃「北都」形成之前的奠基一着,實有必要。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