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新聞】吳桐山:從自由黨元老退黨 看新時代的政黨發展

本月初,自由黨三名重要人物田北俊、周梁淑怡和劉健儀,在自由黨中央委員會討論廢除「榮譽主席」職銜之前宣佈退黨,引爆該黨創黨以來最重大的內部分裂事件,坊間「吃瓜」者眾多。香港人喜歡講八卦,大部分人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人情世故上,當成是一部勾心鬥角的宮廷劇來看。筆者自問不喜歡看宮廷劇,換個角度宏觀一點看,自由黨發生這種人事變動,何嘗不是時也勢也,對於自由黨在新時代更好參與「愛國者治港」,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自由黨由李鵬飛(已故)、田北俊等人於1993年創立,是一個代表本地工商界利益的政黨,2004年期間曾經是立法會第二大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下的資本主義制度,工商界的利益對經濟發展尤為重要。在過去幾年,本港經歷黑暴、疫情侵襲的困難期,自由黨還是做了不少工作撐商界。餐飲、零售業是疫情下深受打擊的行業,不少零售商生意在疫情高峰期間跌至冰點,甚至瀕臨倒閉。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用不少逆週期措施減輕業界經營壓力,「保就業」計劃、暫緩追租安排,有助於不少生意人度過難關。在這個過程中,自由黨代表飲食界的張宇人和代表批發及零售界的邵家輝兩位立法會議員,一直為商界的利益發聲。講句公道話,這就是自由黨仍在發揮其作用的證明。

由於歷史原因,香港的建制政黨本來就偏「左」,大部分時間都是代表勞工界、基層發聲。香港過去存在建制派和民主派兩大陣營,但修例風波之後,民主派由於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犯了錯誤而成了「攬抄派」,在《香港國安法》和「愛國者治港」實施後基本被「團滅」。愛國愛港「一票否決」,在現今的政治環境下是正確的,但隨之而來,代表香港資本家、工商界的聲音,在政治體制內變得虛弱,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文化影響,是十分廣泛且深遠的。如果香港的資本主義這一制度要繼續「行穩致遠」,就必須平衡好不同社會力量的關係。

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成為風土病,發展趨勢不會結束,只會常態化。在這種情況下,香港要逐步復常,恢復對外人員的往來,這對工商界至為重要。田北俊、周梁淑怡和劉健儀固然在自由黨歷史上有過重大貢獻,但香港進入政治新時代,我們需要更理性、更務實地代表商界利益發聲的政治力量。面子是重要的,但有時候適當卸下包袱,更有利於邁步向前。從這個角度而言,他們的退出,無論是出於理性還是意氣,未嘗不是順應歷史的潮流。

田北俊(圖)、周梁淑怡和劉健儀決定退黨。資料圖片

作者為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hkviews/1155938/%E5%90%B3%E6%A1%90%E5%B1%B1%EF%BD%9C%E5%BE%9E%E8%87%AA%E7%94%B1%E9%BB%A8%E5%85%83%E8%80%81%E9%80%80%E9%BB%A8–%E7%9C%8B%E6%96%B0%E6%99%82%E4%BB%A3%E7%9A%84%E6%94%BF%E9%BB%A8%E7%99%BC%E5%B1%95.jhtm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