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11日發表的數字顯示,2022年年中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7291600人,與2021年年中人口7413100人比較,減少121500人,跌幅為1.6%。再翻查資料,今次是香港人口連續第三年下跌,數字已跌至2016年以來最低。我認為這對香港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警號。香港面臨人口老化和人口減少兩大危機,會產生結構性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政府和社會各界多聚焦輸入人才,卻忽視了香港缺乏全盤的人口政策。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10月施政報告會提出發展創科的措施,包括如何「搶」人才。香港要發展為國際創科中心,大部分人都着眼於吸引人才和產業政策,這固然是主要的着力點。但我想強調,整個人口結構才是經濟活動的土壤,人口結構不行,吸引人才和產業政策也是無用武之地。
過去多年,深圳是在中國搞互聯網應用的第一選擇,其次是其他一線城市,而深圳的人口結構是全國最年輕的。創科的範疇很大,無論是一個手機App、自動駕駛、VR眼鏡等,創科不是閉門造車,做出來的產品要給人用,這個市場的人口就是產品的潛在受眾。如果你是搞自動駕駛的,你認為在一個平均年齡25歲的城市容易搞,還是在一個平均年齡45歲的城市容易搞?必然是前者!創科是新事物,只有年輕人,才會對新事物有好奇心、有學習能力,這是任何政府政策都無法改變的事實。所以如果香港的人口結構繼續老化、人口繼續減少,哪怕喬布斯復活並常駐香港,也不會有成就。
年輕高學歷人才非常「搶手」
香港應該有自己的人口政策,如何吸引年輕、高學歷的人才流入,最終實現怎樣的人口目標,都要有清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而香港的優勢,離不開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和國際化。
首先,當前世界各地都在爭奪年輕、有良好教育的人才,香港對此必須更積極,門要開得更大。應該擬訂一個標準,只要是內地重點高校或國際知名學府的畢業生,年齡小於一定歲數,只要有企業聘用,都可以來港工作,上不封頂。如此才能吸引足夠多的年輕人來港。
其次,香港需要積極推動港人回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既能改善長者的生活環境,也能騰出珍貴的社會資源給年輕人施展所長。
兩相着力,為香港人口引入活水,才能令香港經濟重拾活力、再見輝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