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HK】文武:盧寵茂「手記」揭示政府應對假新聞手法拙劣

37ba97c26be9d253d34d95824fe3d8b4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周日發表一篇「手記」,不點名地批評一家外國通訊社,引用所謂「知情人士」,發布不實的抗疫信息,更指政府內部官員在抗疫政策上出現矛盾,而本地各大媒體紛紛轉載,令社會公眾被誤導。盧寵茂以宮廷內鬥劇《延禧攻略》作比,批評媒體只注重轟動效應,觀眾喜歡看而成為熱播便是成功。但盧局長的這篇「手記」,所揭示出的,不僅僅是傳媒界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揭示出特區政府應對假消息手法拙劣,同時也揭示施政方面的存有重大問題。

經查,彭博通訊社上周四(9月1日)曾發布一則新聞報道,引述「知情人士」說,行政長官李家超傾向11月取消入境酒店隔離政策,而報道指政府內部有分歧,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是主張收緊限制的官員之一。這則報道後來被本地電子媒體、平面媒體,以及網絡新媒體廣泛轉載。

e9c25af5b9e4a1a8152391a5ea2dd957

西方媒體以發放假新聞抹黑中國、抹黑香港,干擾特區政府施政,這種情況可謂屢見不鮮,香港在反修例風波、抗疫的過程中,在這方面的經驗教訓很多,但是,時至今日,彭博通訊社發布的這則未經證實的引述「知情人士」的新聞,本地媒體在引用和轉載時,仍然不假思索,不經進一步查證,甚至不向政府官方查詢回應,就轉發,確實可以反映出香港新聞界存在的一些問題,新聞界值得自我反省,作出更正。

然而,政府當局在處理這則假新聞的過程中,難道沒有過失嗎?彭博通訊社9月1日已發表這則新聞,如果按照網絡新媒體時代的處理輿情「黃金4小時」定律,政府當局在4小時之內就必須迅速作出回應,澄清不實傳言,這樣才可以有效地阻止這一虛假傳言擴大化,消除其帶來的不良社會影響。

假如政府當局能夠在4小時內作出澄清,那麼絕大部分的電子媒體和平面媒體應該不會轉發,網絡新媒體即使已經轉發,也可以及時發放政府澄清的報道,也可以有效地扼止這一不實消息的傳播和發酵。

再退一步說,即使政府未能迅速作出反應,要等到第二天,看到報刊廣泛轉載這一不實消息,造成重大社會影響之後,才作出澄清,也勉強可以起「亡羊補牢」之效,仍然有機會可以消除公眾由此產生的誤解。

b74d2c18baf84325a8bb3c4b81ada266

但是,政府當局在這則新聞發布後沒有作出澄清回應,在本地媒體廣泛轉載之後也沒有作出澄清回應。俗話說,「一人傳虛,萬人傳實」,虛假的新聞如果只有少數的媒體報道,還有可以挽回的機會,但人人都報道,則可能已經成為人人都相信的「事實」,難怪盧局長要慨嘆「儼如真有其事」。這樣的處理手法,顯示出政府在這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

等到9月4日,盧局長在「手記」中不點名地作出批評,又以《延禧攻略》、奇連依士活扮演的牛仔片作比喻,澄清相關事實,並且連消帶打地對媒體作出批評之時,媒體和公眾可能對局長與媒體間的罵仗更感興趣,會期待接下來雙方的攻防策略,等着吃花生看連續劇,至於政府內部出現分歧的不實傳聞,很可能已經成為許多人抺不去的「印象」,已經「不重要」了。
盧局長的這篇「手記」,除了再次揭示政府處置虛假消息方面,反應慢,缺乏有效機制的問題之外,還曝露出政府內部存在的另一些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其中之一,就是政府施政仍未擺脫被媒體輿論牽引的弊端。媒體和輿論所反映的到底是真實的民情,還是早已成為利益集團、政治勢力用以干擾政府施政的工具,一直受到社會關注。而特區政府過往長期存在的一項弊端,就是施政被媒體牽着鼻子走。盧局長手記揭示,政府每天早上第一個會議,就是重點匯報各大媒體及網媒消息。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從政府每日第一個會議的內容,就可以看出仍未走出被媒體輿論牽引的被動性施政弊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