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劉礎慊:盼政府能認真聆聽航運業界意見

香港是天然良港,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航運和相關業務多年來養活了無數港人。過去,有大量香港人從事海員工作,最高峰時逾十萬人。即使八十年代後,眾多海員上岸工作,但仍從事航運業相關工作,如船廠維修和船舶管理等。七、八、九十年代更是香港貨櫃碼頭的黃金期,香港曾是世界第一港口,但現在只排第九。現在十大貨櫃碼頭,中國內地佔了六個,上海力壓群雄排在首位,當然與近貨源有關。但排在第二的新加坡並不近貨源,卻不但能保持貨櫃碼頭的吞吐量,還能吸引眾多船務公司落戶,為什麼呢?

  特區政府常說香港是國際航運中心,航運業是香港的支柱產業,並表示要保持香港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和發展航運物流業。但香港如何保持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如何發展航運業呢?從來只得一個講字。說了那麼多年,政府在發展航運業上無政策、無對策、無規劃,二十多年來,航運業界提給政府的建議都石沉大海。表面上,政府很尊重聽業界的意見,卻不見有任何動作,聽了和無聽沒有分別。

  十多二十年前,業界已提出倫敦模式,建議發展高增值海事業務,如海事仲裁、船舶融資、海事保險等,冀能將香港打造成為海事專業服務式的國際航運中心,以減少因內地發展碼頭近貨源而對香港貨櫃業務的衝擊。近日,「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再次在報章提出香港應借鑑倫敦打造國際航運樞紐,可見政府多年來根本沒有聽業界意見。

  上述業務,國家在「十四五」規劃綱要有明確要求,希望特區政府今次用心聆聽,付諸行動。

https://www.lionrockdaily.com/epaper/view/newsDetail/1575172913248735232.htm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