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新聞】吳桐山:保障消費者 從披露食物的有害物質開始

07104205rx7q
消費者委員會測試

文:吳桐山

特區政府去年修訂《食物內有害物質規例》(第132AF章),明年6月生效,港人各種食物內的有害物質將會有跡可循。現時港人要知道什麼東西含有害物質,主要的消息源於消委會定期的檢測公告。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傳媒只是標出什麼東西含什麼有害物質,然後消費者就避而遠之,但關鍵是含量是否超標。例如上月有測試指,逾90%的牛油樣本驗出基因致癌物,標題十分嚇人,但細看內容,其實只有某一款的某一種有害物質超出歐盟標準,其餘都符合歐盟標準和《食物內有害物質規例》的要求。

大家需要更正一個概念,有害物質是廣泛存在的,食物含有,這幾乎是必然的,關鍵是含量。在新的規例實施之後,政府應該提升各種食物內有害物質含量和標準的披露透明度,讓市民買到一件食物後,可以方便地上網查詢有害物質的含量和超標與否,同時要加強食物標籤的管理,加強對消費者的保障。其中不妨以添加劑特別多的調味品作為試點。

現時市面上的豉油五花八門,但大多都不會主動標出「鹽酸分解」、「化學豉油」或「混合豉油」等字眼,其中「純天然無添加」之風更是大行其道,讓人眼花繚亂難以甄別。《食物內有害物質規例》為3-氯-1,2-丙二醇(3-MCPD)在個別調味品,訂定了最高的濃度,同時規定一些新型添加劑的最高濃度,政府在食品安全標籤方面應多加強產品包裝的規管。食品標籤是預包裝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圖形、符號,以及一切說明物,是向消費者表明食品所含成分的一種重要形式。食品標籤可以作為消費者購買食品的重要參考,也是消費者知情權的重要保障。其中如市民入廚必備的豉油,分為「純天然釀造(無添加)」、「釀造」及「配製」3種,現時標榜天然釀造的產品較受歡迎。

標榜「有機」「純天然」市民難以分辨

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愈來愈高,這種純天然無添加的有機食物日益受到歡迎。有機食物是指以「天然」耕作的方式生產,即在種植過程中沒有使用合成農藥及化學肥料的食物。另一方面,近年消費者更注重食物中是否有引發致食物敏感的過敏源,如花生、麩質、大豆、蛋類、奶類等。消費者希望食品的包裝上有更清晰的指示,如營養標籤、轉基因等以協助他們選擇合適的食物。而對於「有機」「純天然」等標示,也應該制定客觀的標準來規管。

不同的國家都有制定不同的食品標籤規定法案,如美國對食品標籤的管理按照食品類別進行監管,其中《合理包裝和標籤法》、《食品過敏原標籤和消費者保護法》等,美國聯邦食品法規第2l章第101部分中食品標籤內容是美國食品標籤法規的實施細則,其對食品標籤進行了詳細說明。還有韓國食品標籤的法律主要包括《食品衞生法》、《食品衞生法實施條例》、《食品標籤標準》、《轉基因食品標識基準》等。

總的來說,食品安全已成為世界各地消費者非常關注的事項。愈來愈多國家和地區,例如內地、美國及歐盟等,均加強監管本地產品及進口食品安全標籤法,所以我們在食品安全方面也應多加強產品包裝規管,方便市民清楚了解自己所選的食品到底是什麼成分,是否對自身有害。

作者為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hkviews/1160384/%E5%90%B3%E6%A1%90%E5%B1%B1%EF%BD%9C%E4%BF%9D%E9%9A%9C%E6%B6%88%E8%B2%BB%E8%80%85%E3%80%80%E5%BE%9E%E6%8A%AB%E9%9C%B2%E9%A3%9F%E7%89%A9%E7%9A%84%E6%9C%89%E5%AE%B3%E7%89%A9%E8%B3%AA%E9%96%8B%E5%A7%8B.jhtml

Comments